
8月19日,在臺兒莊舉行的“創新發展看魯企——集聚山東新動能”媒體見面會上,豐源輪胎公司董事長王中江以“品牌立企、創新發展,駛入新舊動能轉換的快車道”為主題的精彩報告,引起與會媒體的密切關注。
據了解,這次媒體見面會是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,來自新華社、人民網、工人日報、山東廣播電視臺、齊魯晚報等3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參加了專訪活動。當日下午,省委宣傳部企宣處副處長劉冬菊率記者,在棗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啟奎、棗礦集團宣傳部部長劉德科陪同下,來到豐源輪胎公司現場采訪。
“豐源輪胎公司重組4年來,我們搶抓供給側改革機遇,順應新舊動能轉換新趨勢,大力推行品牌戰略、創新戰略、規模戰略,產營銷實現連年翻番增長,目前已具備年產1000萬條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生產能力,是國家工信部首批準入企業,2017年躋身中國輪胎行業39強,被行業稱之為‘黑馬’。”王中江介紹。
據了解,豐源輪胎公司重組前,缺乏自主研發能力,生產工藝落后,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困境而停工停產。重組后,他們牢樹品牌意識,從裝備、研發、文化、質量等入手,引進荷蘭VMI成型機、韓國東和液壓式硫化機、德國SDS激光干涉儀、日本動平衡均勻性檢測儀、美國阿爾法實驗儀器等世界一流的生產、實驗、檢測設備。建成了10000平方米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和4000平方米的高規格國家認可實驗室,形成了自主設計體系和研發平臺。與高等院校、研究機構、知名企業緊密合作,引進TTA技術服務團隊,開展新產品設計研發合作。吸收轉化TTA技術,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自主噪聲分析,不斷創新技術研發,開發緊貼市場需求的產品。推行“首席質量官”制度,開展“萬條無廢品”“零缺陷零投訴”等質量活動,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,夯實了發展基礎。
自主研發產品及技術創新已成為該公司發展“重器”。其碳納米管應用成果、一次法混煉新技術通過國家級驗收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成功推出了缺氣保用胎、全天候胎、漂移胎等創新產品,形成了具有自主創新技術的防刺扎、防漏氣、防爆破“三防”全方位安全輪胎。抓住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機遇,研發了新能源汽車胎和出租車專用胎,迅速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。
公司將國際化標準體系應用到管理流程,獲得了中國CCC強制認證、美國DOT認證、歐洲ECE認證、海灣GCC認證、巴西inmetro認證,輪胎性能指標達到歐洲標簽法第二階段新要求。相繼建設了產銷一體化ERP系統、生產MES系統、市場海易系統,公司信息化、工業化高度融合,被列為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。
“我們將利用9月份哈薩克斯坦世博會‘山東周’時機,重啟摩洛哥、哈薩克斯坦技術合作,烏茲別克斯坦設備及技術輸出等項目商務會談,破解國際貿易壁壘。突破國有、民營概念,推進多方式發展合作,跟進浦林成山海外建廠‘工業4.0+’項目、三角輪胎省級創新中心、大冢科技胎面配方合作、萬維貼牌等項目合作,加快企業發展步伐。”在回答記者時,王中江充滿了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