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豐源輪胎公司成品物流車間里,總能看到一個穿梭于貨架與設備間的身影。他時而俯身查看設備參數,時而與操作工確認發貨細節,深藍色工裝的后背總帶著幾道汗漬的印記。他就是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"90后"管理者---李斌。
2014年,23歲的李斌懷揣著對制造業的熱愛走進成品物流車間。從備貨員到車間副主任,他把每個崗位都當作精進的課堂。在立體庫工作期間,他像解數學題般推敲入庫流程,創新提出"尾盤入庫法",通過優化分揀路線和直排出庫路徑,讓入庫效率提升15%。"設備參數要像了解家人習慣那樣熟悉。"他常這樣說。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,讓團隊一次次刷新歷史紀錄,這些成績的背后,是他在現場“白+黑”的調度指揮。
面對物流成本壓力,李斌帶領團隊對集裝箱裝載率進行毫米級優化,將包裝紙耗材管控精確到每平方米。2024年,為銷售降低成本近100萬元,這凝結著他們用卷尺丈量過的每個貨柜、用計算器核算過的每張單據。2024年3月份,他們再次創出出庫量新高,李斌卻說"每個百分點的提升,都是下一場攻堅戰的起點。"
"安全不是寫在墻上的標語,而是刻在心里的烙印。"這是李斌的安全管理哲學。他構建起三位一體的防護體系:用"二十嚴禁"筑牢思想防線,以全生命周期管理守護設備健康,借動態監控系統覆蓋戶外作業全場景。這種科技與人文交織的安全網絡,讓生產線始終在安全軌道上穩健運行。
面對團隊建設,李斌創新推出"英雄榜"激勵機制,將五大核心指標化作競技擂臺,讓班組在良性競爭中迸發活力。他倡導的"崗位互通""業務互學"學習模式,打破傳統崗位壁壘,培育出十余名復合型技術骨干,使團隊成為持續進化的有機整體。在他的帶領下,團隊形成了"難題不過夜,創新不停歇"的工作文化。
"心心在一藝,其藝必工;心心在一職,其職必舉。"站在新起點上,這位年輕的物流管理者依然保持著"歸零"心態。那些標注著不同顏色便簽的工作筆記,記錄著他對"管理人員就應該走在前、做表率"承諾的堅守。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,他將繼續在豐源輪胎公司這片熱土上賡續初心勇擔當,奮楫篤行再出發,為豐源輪胎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!